3月30日,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語言與文化學院陳平教授受邀為澳門大學師生做了題為“英語和漢語專名指稱功能的對比分析”的學術講座。澳門大學孔子學院陳忠副院長主持了此次講座。
陳教授首先引出《中國話的文法》中提到的一個中英使用姓名的現象:對於稱呼同一個名字,在英語文化的社會中,人們慣常直呼其名,沒有特殊意義;在漢語文化的社會中,人們直接稱呼其名則會反映出一些特殊信息,表明雙方較為熟悉。接著,他總結中英使用姓名的特點,就是在漢語中,常用姓的數量遠不及名,但名因受到很大的使用限制而使用頻率相對較少。在英語中恰恰相反,常用名的數量遠少於姓,但名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頻率高於姓。換而言之,在現代社會中,漢語中姓的使用一般相當於英語中名的使用。
對於姓和名在英語和漢語中的指稱用法,陳教授從歷史上梳理了四種現象。中國王朝數千年以來都十分重視姓,姓氏在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重要作用。當代漢語中姓遠遠比名常用。對於不同熟悉程度的人,我們都經常使用姓,如以“老+姓”“小+姓”稱呼熟悉的人,也會以能產性較強(如“姓+職務”)的方式稱呼工作往來的人。另一方面,英國王室歷來對姓不甚重視,英國老百姓從中世紀晚期才開始出現由家族傳承的姓。當代英語中名往往比姓常用,人們同名的情況遠遠多於同姓的。具體表現為日常交流中人們以互留其名居多,不論熟悉程度,一般都可以直呼其名,毫無違和感。值得注意的是,英語常用名一般都有變體,有的甚至達十種之多。使用正名還是變體在英語世界是個人化的選擇,但是使用變體一般表示熟悉程度較高。
基於上述所提及的中英使用姓名的現象,陳教授認為除指稱作用以外,姓名的不同稱呼方式還透露了雙方的熟悉程度和距離遠近。他進一步從現代語言學理論和信息論兩個角度提出了重要觀點:根據相關語言學理論,語言成分的意義主要是由它與其他相關成分在系統中的對立決定的。根據香農的信息熵原理,即信息量的高低取決於信息出現的概率,兩者成反比關係。在漢語中,姓與名比較,數量相對較少但出現頻率遠高於名,姓除了指稱功能外,其他信息量相比名較低。在英語中,由於名的出現概率遠大於姓,因此信息量相對較低。由此,他重申在信息功能上,漢語的姓和英語的名是相當的。不僅如此,陳教授還從漢語國際教育、英語學習、翻譯研究和語言理論研究四個角度討論英語和漢語姓名使用的對比分析帶給大家的思考。
在互動環節,人文學院院長徐杰教授從另一個維度與大家分享了他對名和姓的理解,引起了大家熱烈的討論。最後此次講座在大家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除了澳門大學的師生,還有眾多外校師生在線上參加了此次講座,希望此次講座能夠引起大家對英漢語異同進行深入思考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