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7日晚,由孔子學院主辦的學術講座“K-語言學眼中的漢語新世界:語言和文化的交叉點探險”成功舉行。本次講座特邀韓國頂尖漢學家、延世大學金鉉哲教授擔任主講嘉賓,由孔子學院副院長陳忠教授主持。講座通過騰訊會議線上主講,並同步在E21-3118教室設置了線下會場,吸引了眾多師生到場聆聽與交流,現場學術氛圍熱烈。
講座伊始,金鉉哲教授開宗明義,提出了以韓國母語者視角與語言學傳統為核心的“K-語言學”研究新範式。他指出,傳統的漢語研究多依賴於西方理論或內部視角,而“K-語言學”則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東亞語言比較維度,能夠揭示以往被忽視的漢語特徵,深化對漢語本質的理解。
在長達一個半小時的講座中,金教授從聲調系統、語序靈活性、量詞體系等具體層面,對漢韓兩種語言進行了生動而深刻的對比分析。他通過“他去了首爾”等例句,精闢地闡釋了漢語以“時貌”為核心的特點,並與韓語、英語的“時態”系統形成鮮明對比。金教授強調,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漢語的對偶結構、四字成語體現了中國哲學的對稱美學,而豐富的敬語與親屬稱謂則反映了深厚的社會倫理觀念。他通過展示《韓中日共同常用八百漢字表》等成果,論證了漢字作為韓中兩國共同文化財富的巨大價值,並指出語言與文化的“跨界”與“融合”將產生強大的協同效應,是構建未來導向關係的基石。
在講座的展望部分,金教授提出,“K-語言學”視角不僅能為漢語本體研究帶來理論創新,更能為對韓漢語教學提供直接、有效的教學策略,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講座末尾,金教授對在座同學們提出建議,提倡大家掌握好母語知識,對於今後職業道路有很大幫助。
講座在熱烈的掌聲中圓滿落幕。參會師生表示,金鉉哲教授的講座視角新穎、內容充實、深入淺出,不僅拓寬了他們的學術視野,更激發了對漢韓語言與文化比較的濃厚興趣。本次講座的成功舉辦,為我校師生帶來了一場高水準的學術盛宴,也進一步推動了兩校在東亞語言與文化研究領域的跨文化交流與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