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大學孔子學院學術講座——互聯互證的方言語法研究

//澳門大學孔子學院學術講座——互聯互證的方言語法研究

5月6日,澳門大學孔子學院邀請中山大學中文系林華勇教授舉辦了以“互聯互證的方言語法研究”為主題的講座活動,吸引了眾多師生前來參加,講座由孔子學院副院長陳忠教授主持。

講座中,林教授以句末“來”“來著”的描寫與比較,論證期功能的平行演變亦即在粵方言中的拓展變異。以此為例,宣導方言語法、普通話語法和歷史語法緊密聯繫起來的“互聯互證”研究範式。

此外,林教授還對比了平行演變與拓展變異之間的區別,並以香港、廣州、廉江三地的現代粵語為例,解讀三地粵語中的“即將完成”和“過去完成”用法,反映出了“即將”或“過去完成”實際上具有同一性,但在不同語境當中浮現出不同的功能。

講座最後,林教授呼籲:“互聯互證的語法研究,是漢語(方言)語法研究的必由之路”,並對學者提出三點期望,即形成動態觀,要用好早期方言文獻,關注由近現代官話、方言的“最後一公里”;關注口語性,在對早期漢語方言文獻的篩查工作中,應注意口語性是第一原則;加強類型學研究,方言、歷史和標準語緊密聯繫,跨方言跨語言比較勢在必行,應將點與面、共時和歷時、描寫與解釋相結合,對經典問題進行重新梳理。徐傑教授與陳忠教授對講座內容做了總結,現場反響熱烈。此次講座有效深化了師生們對方言研究的理解,也為未來漢語方言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5-05-08T15:47:51+08:00